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急诊科普 | 夏季高温警惕“隐形杀手”——热射病

急诊科普 | 夏季高温警惕“隐形杀手”——热射病

发布时间:2024/7/9 17:42:48 次浏览 分类:健康教育

(本网消息)

近来,永利欢乐娱人城急诊科每日都有热射病患者就诊,其中既有因高温环境下户外作业晕倒者,也有因室内高温高湿未开空调调节而致晕厥者。


01认识热射病?

什么是热射病?热射病,其实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,它的病死率极高,可达到70%-80%。即便有些患者经过抢救幸存下来,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,如大脑功能受损导致的痴呆、语言障碍、认知障碍等。因此,早期识别和急救处理对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。



  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呢? 

并非所有人都同等面临热射病的风险,特定群体需要格外小心:

1. 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:如体弱者、儿童、孕妇;

2. 慢性疾病患者:如心脏病、高血压、脑出血后遗症等患者;

3. 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药物者:如抗胆碱类药物、抗组胺类药物、抗精神病类药物、β受体阻滞剂、利尿剂;

4.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:如环卫工人、交警、建筑工人、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;

5. 超重或低体重者:身体质量指数(BMI)>25 或<18.5。


  临床表现  

①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如行为异常、谵妄、抽搐、昏迷等。

② 核心温度(直肠温度)超过40℃(请注意,直肠温度通常比腋温高0.8-1.0℃)。

③ 多个器官功能受损,如肝脏、肾脏、横纹肌、胃肠等。

④ 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。

如果您或周围的人处于高温和(或)高湿环境或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后,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之一,应高度警惕热射病。


02急救处理热射病

热射病的急救处理关键在于一个字:“早”。首要措施就是“及早降温”,快速、有效、持续降温能够显著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。 

请注意!在救治过程中应持续降温,并在30分钟内将核心温度迅速降至39℃以下,2小时内降至38.5℃以下,并维持正常体温。


  降温措施  

1.用凉水喷洒皮肤或喷洒水雾,同时配合扇风降温。

2.将患者浸泡在冷水中。

3.使用冰块进行冰敷降温。

4.在医疗机构,可给予冰毯、冰帽降温,输注4℃冷盐水降温,用4~10℃的生理盐水进行胃管灌洗或直肠灌洗降温,甚至进行血液净化降温等。

请注意,热射病的发热,使用药物降温效果差。



03如何预防热射病呢?

1. 及时补充水分:口渴想喝水时,说明体内缺水量已经达到体重的2%。如持续超过体重的2%,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。可以喝糖水、盐水或凉绿豆汤、凉山楂汁、金银花茶、菊花茶等。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。

2. 外出前做好防暑准备:高温天气里尽量避免外出。一定要外出时,尽量避开10时-16时左右(太阳短波辐射最强时间),出门前半小时涂防晒霜。尽量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,避免太阳直射。出门备遮阳帽、太阳伞等装备。如需较长时间外出,应备上充足的水,有条件可以随身携带风油精、藿香正气水等。

3. 受热后禁止“快速冷却”:炎热夏天外出归来,把空调电扇温度调的很低,或者立即冲凉水澡,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,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,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,使人头晕目眩。

4. 避免车内高温危害:即便是在22℃的凉爽天气里、给车窗开条缝,车内温度也能够在1小时内达到 40多度。注意车内高温,选择合适的停车位置,使用遮阳板,打开空调通风。特别注意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。

5. 适应性训练:高温环境下锻炼应循序渐进,初夏开始逐渐增加强度。对于需在高温下工作的人员,应逐步增加工作强度,让身体适应。不提倡生病时户外训练及工作。

图文来源:自媒体宣传中心